科技创新主题学习报告5篇科技创新主题学习报告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抓住科技创新,谋求新突破新发展 m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抓住科技创新,谋求新突破新发展 由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创新主题学习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m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抓住科技创新,谋求新突破新发展
由于疫情影响,全国两会“迟到”了,但是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觉得《报告》中阐述的一系列应对疫后经济形势的政策措施,一点没有“迟到”,而是很及时,很到位,也很全面,全方位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政府工作的连贯性、务实性、前瞻性,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了今年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
虽然从篇幅上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过去 40 年中最短的,但是“浓缩的都是精华”,它不仅回应了亿万人民对 2020 年这个特殊时刻的政府工作的期盼,也回应了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舆论对中国下一步政策走向的关注。
总体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克强总理一贯的“思路清晰,干货多多,简洁明了,用数据说话”的风格。要说区别的话,就是今年的《报告》面对当前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化,直面挑战,临危不惧,政治站位高,具有战略定力。我在现场聆听《报告》时,最深刻感受就是《报告》传递给了我们一股信心:面对种种艰难困苦,政府对实现 2020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和任务,既坚定不移,也胸有成竹,各项工作承上启下,推进有条不紊,对各级政府工作的指导性特别强。
我在制造业打拼了 20 多年,作为一名企业家,我特别关心面对因疫情影响而导致的全球经济萎缩,国家对促进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政策。我欣喜地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
支撑能力,推进智能制造。政府工作报告的远见睿识,更坚定了我发展高端制造企业的信心。我们一定要在危局中看到机遇,抓住科技创新,谋求新突破新发展。
m
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理解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内涵,既要重视科技创新能力,也要跳出科技看科技。
进一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还在于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科技创
新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必须进一步强化战略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源头供给,为应对风险挑战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筑牢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根基。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切实贯彻到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深邃内涵。
一是深刻理解必须坚持党对科技事业全面领导的论断。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提高政治站位,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战略谋划、政策制定、工作推进上始终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来开展。
二是深刻理解科技是国之利器的论断。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作为国策,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三是深刻理解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的论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把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
四是深刻理解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的论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夯实基础,储备长远,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科学问题部署,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五是深刻理解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论断。科技创新不能自我循环、不能停留在象牙塔内,要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全过程。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六是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论断。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
一切束缚科技创新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七是深刻理解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论断。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
八是深刻理解创新 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论断。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对改革开放 4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的总结,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推动新时代科技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现代化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二、准确把握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内涵,牢牢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明确要求。创新型国家是以科技创新作为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以技术和知识作为国民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具有强大创新竞争优势的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接续发展、一脉相承的。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我们既要注重借鉴国际经验,更要结合自己的优势特点走特色发展之路。理解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内涵,既要重视科技创新能力,也要跳出科技看科技,强调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支撑引领作用。我们理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几个基本标志:一是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部分领域世界领先;二是形成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成若干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基地,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高;三是初步形成创新型经济格局,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初步扭转,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四是基本形成创新型社会格局,创新成果惠及人民群众,高质量就业快速增加,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 4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不断扩大,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中既蕴含机遇,也面临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是我们面向未来必须抓住的重大战略机遇。当前,基础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交叉融合态势更加明显,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相互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创新模式向网络化、生态化转变。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科学、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加速突破,颠覆性创新持续涌现。尽管在开放条件下推进自主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仍要看到,“危”与“机”并存,变中有忧,忧中有机,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轨道变化,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难得的赶超“机会窗口”。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也要继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聚四海之力,汇八方之气,为我国科技创新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
大差距,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科技创新还没有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突出,创新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偏少,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还有待完善。目前,离 2020 年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必须对标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冲刺攻坚,努力补齐短板,全力完成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各项重大任务。
三、加快创新驱动步伐,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强大引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重要支撑,是促进实体经济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赋能实体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逐步积累。进一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还在于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资源环境、医疗健康、脱贫攻坚等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要求科技创新成果与社会民生改善的实际需要紧密对接,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在思路上,科技工作要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围绕支撑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突出“四个更加”。一是更加强化“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政府在规划布局和重大任务凝练中的决策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中力量攻关,近中期解决“卡脖子”问题,长期构建国家先发优势。二是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都要强化原始创新,要加快推进从跟踪型研究向开创型、引领型研究转变,特别是要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不断创造和拓展新的优势领域。三是更加注重开放合作,既要坚持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不动摇,也要坚持开放合作的方向不动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共赢格局。四是更加注重创新生态,既要形成激励全社会创新的氛围,又要加强约束、坚守底线,推动作风学风大转变。
(二)在政策上,要针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精准施策。一是围绕人才放权、松绑、激励、服务等,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进一步释放科技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二是把社会资源更多地引导到科技创新上,把人才、项目、基地等创新资源优先配置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上,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投入。三是强化已有政策落实,
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研,及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
(三)在重点上,要抓好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长远发展需求的重大任务落实。一是完成 2021—2035 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编制,谋划好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战略路径。二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增强企业、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对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撑。三是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项目,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产生更多原创成果。四是牵头组织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大国际引才引智力度,深化与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的合作,形成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五是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建设,转变作风学风,加快培育形成良好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技工作必须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
关于赴江浙五市学习考察科技创新工作的报告关于赴江浙五市学习考察科技创新工作的报告
红卫
龙伟
苏鹏
为贯彻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地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做法,推动我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6 月 12 至 16 日,由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民、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徐子东、市科技局局长贺永红带队,市科技局部分工作人员、各县市区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市区长和科技局长一行 40 余人,组成济宁市科技考察代表团,赴江浙的常州、泰州、南通、苏州、嘉兴五市学习考察。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常州科教城、常州科技金融中心,泰州中国医药城,南通科技园、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自主创新广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听取了江浙五市关于科技金融、创新平台、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介绍,深感五个市科技创新工作观念新、机制活,政策优、投入大,工作实、亮点多,环境好、成效大,很受启发,收获很大,这将对提高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层次和水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江浙五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特点
1、科技平台建设力度大。五市把建设科技创新载体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手段,大手笔投入建设科技平台,强势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常州科教城以“应用开发与技术集成”为基点,以“聚集资源、聚合力量、聚焦产业、聚成品牌”为路径,以“职能、设计、信息”三大先导产业为主导,实现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良好态势,成为常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重要平台, “一核八园”的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之“核” 。南通市坚持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重点、市级为基础,构建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省级开发区、高新区、跨江合作园区和滨海产业园区互为补充、江海并进的园区发展体系。苏州市重点打造立足苏州、面向全省、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科技自主创新载体———苏州自主创新广场,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思路,全方位集聚与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服务资源,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知识产权、公共技术服务、科技咨询等创新平台,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品牌创新,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服务环境、打造支撑苏州经济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产业高地。
2、科技与金融结合紧。科技金融结合,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确定的战略措施,也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瓶颈”的现实选择。苏州市十分注重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技术经纪人、 “科贷通” 、科技保险、企业首贷不断推进,并利用财政投入杠杆效应,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构建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金融服务为支撑、以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具体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对科技型企业在信贷、投资、融资、保险等方面给予实质性资助和全方位扶持。南通市完善“银行支撑、担保支持、创投优先、财政扶持”的“四位一体”科技金融联动机制,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目前,南通市科技担保、科技小贷等公司注册已达 8 家,管理资金达32 亿元。常州市科技金融中心致力于为成长型高科技企业加速发展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打造多元化、多层次投资体系,建设科技金融合作示范区和创投业集聚区,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深度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大力引进各类创投机构、科技银行、科技小贷公司、科技担保公司、中介服务机构,为高科技企业初创、育成、成长提供系统化的金融解决方
第 2 页 共 4 页 案。
3、高端人才引进集聚多。五市均把科技人才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市科技人才工作着力点已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将人才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突出表现在“招商引资”已经让位于“招才引智” ,把主要精力放在海外高端人才引进上。去年,苏州市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105 人,仅第九批评审就一次成功入围 20 人,目前,苏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总数达 125 人,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其中 80%为外籍人士; “省双创”人才累计 301 人,其中 70%为外籍人士。围绕集聚高层次领军型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的人才高地,常州市组织实施“龙城英才计划” ,共有国家“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人才 48 名。同时坚持人才外引与内培相结合,设立专项培训科技企业家,赴外地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文化体验。成立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通过协会凝聚全市科技创新的所有要素和力量,加强企业家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南通市牢固确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实施“江海英才”计划为抓手,从组织领导、政策制定、资金扶持、载体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真正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最为宝贵、 最可持续和最具潜在优势的战略资源。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 106.25 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29 名,省“双创”人才 103名, “江海英才”166 名。
4、产学研合作效果好。构建政产学研联盟是苏州市科技工作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经验之一。苏州市注重全面深化和巩固与广大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多形式、多渠道地吸引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到苏州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努力使院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苏州的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南通市加强产学研活动组织,全市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地区和中科院系统为主要合作对象的产学研格局。特别是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是由南京大学与南通市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南通地区新材料及相关产业需求为主导,采用开放型投入模式,依托南京大学雄厚的科研资源和智力优势,吸引各类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开展各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科技企业,力争成为南通区域创新体系的龙头和新材料相关产业的创新高地。常州市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引进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促进企业与院校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研发中心。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联合组建,充分发挥省校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产、学、研、金、介、用”北斗七星论发展新模式、新途径,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科技人才培养,收到较好的效果。
5、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快。各市科技部门注重加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宣传,会同有关部门构建宣传阵地、研究制定具体宣传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围绕推动城市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南通市、苏州市等立足区域实际,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实施了一系列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得力措施,积极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南通市围绕创新型城市顶层设计,聘请 20 名两院院士作为南通创新型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进行目标化、指标化、标识化、项目化管理。苏州市不仅较早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而且还被评为 2011 年度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苏州在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 50 强中名列最具创新环境地级城市和最具创新绩效地级城市第 1 名、名列最具创新动力地级城市第 2名。泰州市作为中国医药城,瞄准“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目标,形成“一城一区一园一带一块”产业板块特色,建设“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 ,其国家高新区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中国唯一的省部共建医药园区、中国唯一的医药会展交易中心、中国唯一以“城”概念规划的医药园区、中国唯一平台集中的医药园区。
二、江浙五市科技创新工作对我市的启示
这次去江浙五市学习,学习考察组深受启发、倍受震撼。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认为,江浙五
第 3 页 共 4 页 市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发展理念新、目标定位高、发展速度快、综合实力强,结构方式优、质量效益高,亮点频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做好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得到了几点启示。
1、认识到位、领导重视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前提。没有理念的大转变,就没有科技工作大发展。江浙五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各级思想认识高度统一,都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科技管理工作,转变到大科技、大投入、大发展上来,形成了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把科技创新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摆在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宏观把握、顶层设计、确定战略目标、营造政策环境,又深入一线调研、靠上服务、具体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2、突出特色、建好载体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手段。没有平台的大建设,就没有科技工作大发展。科技与经济如何融合,以什么作为平台载体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是科技部门普遍面临并一直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考察学习发现,各地市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尝试,都形成了高点定位、高层设计、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各类园区,建立了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行业平台和企业各类平台。以科技创业园区、创新联盟为抓手,创造环境,重点扶持,促其成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突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和产学研联合,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全社会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3、加大投入、破解难题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保障。没有科技的大投入,就没有科技工作大发展。科技投入是公共战略性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因素的有机结合,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多元化投入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南通“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投入总规模达 50 亿元,市本级科技资金已连续六年递增,今年将达到 2.2 亿元。苏州市财政科技投入达 66.6 亿元,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五市的做法,除了积极争取市级科技三项经费,向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外,还多方筹措资金,促进科技金融有效结合,引导企业投入、引导社会投入。通过争取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向国家、省争取科技项目资金支持,并取得好的效果。
4、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所在。没有持之以恒的协同创新,就没有科技工作的大发展。创新是科技工作永恒的主题,时代在变、体制在变、机制在变,科技工作图新、图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转型升级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我市打造鲁西发展高地的必然选择。创新作为苏州的城市精神,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上世纪 80 年代,苏州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出“苏南模式”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提出“创新引领”战略,部署了科技创新六大工程,明确了“科技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的总体目标,全力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的转变。五市在科技创新上积极探索,这也是他们科技工作有作为、有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学习借鉴江浙五市科技创新工作经验,结合当前我市工作实际,对下一步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目前全国各地出台了很多科技优惠政策,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纷纷花大力气、下血本。当然,我市财力有限,比不上考察的五市,但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苏州等地的经验做法,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更紧密结合,制定实施更有吸引力的政策,建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完善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保险、科技信贷、天使基金等政策措施。特别是对事关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要不惜重金进行攻关;针对济宁产业发展现状,着眼于产业发展需要,每年发布科技型企业的政策申报指南,举办天使基金投资论坛,推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使各类科技平台真正成为创
第 4 页 共 4 页 业者的天堂、企业家的摇篮。
2、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后,我市印发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为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济宁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近期,组织召开成员单位第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明确量化指标、节点目标和责任主体,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加大创新型城市在科技工作中的考核力度,设立创新型城市专项工作经费,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办事机构,形成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工作合力,营造人人关心创城工作、社会各界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
3、突出推进示范园区建设。江浙五市在特色园区建设中有许多亮点,对我市来说,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设应该注重三大要素:一是产业优势和产业基础;二是科技资源和人才的储备;三是科技工作环境,包括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硬环境、以政策和服务体系为代表的软...
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超重报警系统
申 请 者:
李
军
克
指导教师:
姜
丽
娟
所在系部:
交 通 工 程
2011 年 10 月 11 日
河南城建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超重报警系统
申 请 者:
李
军
克
指导教师:
姜
丽
娟
所在系部:
交 通 工 程
2011 年 10 月 11 日
目
录 1 绪
论 .................................................................................................................................................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4 1.4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5 1.5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方法 ........................................................................................................ 5 2 超重报警系统研究的理论模型与依据........................................................................................... 1 2.1 系统简述.................................................................................................................................. 1 2.2 主要技术性能 ......................................................................................................................... 1 2.2.1 适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 1 2.2.2 主要功能 ...................................................................................................................... 1 2.3 系统方案.................................................................................................................................. 2 2.3.1 超限车辆的判定标准 ................................................................................................. 2 2.4 方案设计.................................................................................................................................. 2 2.4.1 工作原理 ....................................................................................................................... 2 2.5 主要设备及技术性能............................................................................................................. 5 2.5.1 动态轴重秤 .................................................................................................................. 6 2.5.2 称重传感器 .................................................................................................................. 6 2.5.3 现场控制中心.............................................................................................................. 6 2.5.4 声光报警器 .................................................................................................................. 6 2.5.5 超限检测软件.............................................................................................................. 7 2.5.6 车牌识别仪 .................................................................................................................. 7 2.5.7 称重前端计算机 ......................................................................................................... 8 2.5.8 不间断电源 .................................................................................................................. 9 2.5.9 超限报警显示屏 ......................................................................................................... 9 3 结论 ..................................................................................................................................................... 1 参考文献 ................................................................................................................................................. 1
1 绪
论 1.1 项目背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 大型载重车辆的比重也随之不断增加。
为了追求运输利益的最大化, 车辆超限运输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超载超限运输严重损害公路,压坏桥梁,危及行车安全,极大地加大了 公路养护成本,同时还给安全运输和运输市场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被称为公路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因车辆超载超限运输造成的损失超过 300 亿元,公路寿命缩短 50%~60%。
近几年来河南省用于修补省道干线公路破损路面的资金达 5.5 亿元,用于维护和加固省道干线公路桥梁的资金达 1.2 亿元,高等级公路投入养护的资金达 5600 万元。
同时超载超限会导致车辆性能(如行车稳定性、 刹车性能、 悬挂承载能力、 转向性)大大降低,车辆行驶中重心不稳,都极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据调查全国近 70%的道路安全事故与超载超限运输有关,河南省 80%的道路安全事故与超载超限有关。
超载超限运输已成为严重影响国家和人民财产、 危及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近几年,交通部、 公安部等相关部委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对全国高速公路超限运输情况进行了综合治理。
开始实施时,主要是应用行政手段来治理超限超载,在各收费站前设置超限检测站来治理超载超限运输,对将驶入高速公路的货车先进入超限检测站进行称重,如果不超过规定的轴重和总重方可驶入高速公路,对于超过规定重量的车辆则不允许驶入高速公路。
这样保证了超载车辆不能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不会由于超载运输对公路造成破坏。
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征费和管理超限分开管理不便,另一方面设置超限检测站,要配备相应的检测工作人员,这些开支是比较大的,影响公路的经济效益和道路交通。
超重报警器就是针对上述治超措施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它在不影响通行效率的情况下自动检测通行车辆的重量, 自动识别超重, 自动触发抓拍超重车辆图片, 自动超重报警。
为方便执法, 检测结果、 超重车辆抓拍图片、 车牌号码等现场检测数据可实时上传到监控中心的称重计算机显示。
检测单数据可打印,提供相应的执法依据。
系统可选配 LED 超限报警显示屏, 在车辆超限时可显示
超重检测数据, 自动引导超重车辆离开桥梁或驶入记重收费车道。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我国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充分体现了 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很大, 给行车提供了 告诉快捷的便利, 同时也对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带来了新课题。
超载超限的隐形杀手纷纷“窜入”公路, 给公路造成致命的创伤, 路面桥梁损坏日益加剧, 公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 公路车辆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 普遍存在超载现象, 且超载车辆比例相当高。
超载车辆会对道路造成严重破坏。
超载车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据有关专家计算, 即使不考虑税费的流失, 超载者每获得 1000 元, 相应国家就会损失 6000 元。
同时超载还导致大量交通事故,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对超载车辆进行严查严治, 不仅有利于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也有利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但是由于我国的汽车制造、 车辆落籍、 公路规费征收、 运输价格政策、 货物装载配送等诸多管理环节的配套措施难以跟上, 超载治理工作也暴露出一些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因此如何治超成为当今一些高校的主流研究方向。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治理超限超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各国政府都深深意识到超限超载车辆对交通安全、 环境和道路设施的巨大危害。
有关专家曾形象地将超限超载车辆比喻为“掠夺性命的武器, 道路设施的天敌”。
为此, 很多国家都采取了 严格的治理措施。
为此, 很多国家都采取了严格的治理措施。
美国出台多部法律治超。
早在 1913 年通过第一部限制车重的法律, 在 20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进行超载货车对道路的损坏研究, 建立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广泛采用车辆静态和动态称重设备对车辆超限情况进行检测。
美国约有 1000 多个动态称重站, 采用照相机和路边控制器技术, 并与高速公路巡警车中的笔记本
计算机相连接, 对货车进行检查, 可以及时观察数据和鉴别超载车辆的身份。
多部联邦法律, 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目前, 美国的超限超载车辆约占被检测货运车辆总数的 3.5%。
处理超限超载车辆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向违章车辆发出违章传票, 确定罚款金额。
并辅以其他惩罚措施, 如交付路产补偿金、 被列入驾驶员和运输企业不良记录档案等。
二是卸载或均载(移动货物直到轴载不超限)。
二是对严重超限超载或屡次违章者采取司法行动, 包括刑事诉讼、短期拘留和多达 1 年以上的监禁。
韩国超限超载车辆仅占 1.5%。从 1973 年 7 月开始对重车实行重点检查。1994年 10 月, 超限超载车辆过多导致圣水大桥坍塌后, 韩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治理力度, 在全国设立了 400 余个超限超载检测站(点)。
日 前, 韩国超限超载车辆仅占被检测货运车辆数的 1.5%。
韩国法律规定, 对超限行驶者或强迫驾驶员超限运营者判处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处以 200 万元韩币(约合人民币 1.5 万元)以下罚款; 对擅自改装车辆或妨碍检测者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处以 700 万元韩币(约合人民币 5.2 万元)罚款。
超限运输车辆一经发现, 将被公路部门直接引导至法院接受法律惩处。
德国在德国联邦货物运输局内, 设有专门机构管理超限运输车辆, 有权扣留并处理违章车辆。
在 8 个州设有分部, 还设有 3 个小型机构对车辆违章罚款进行处理。
在全国 1.1 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共设有 700 多个检查站, 对车辆超重、 装载尺寸超限、 司机超时行驶、 危险货物运输等进行检测, 对违章车辆有权扣留并进行处理。
如对超限运输驾驶员的管理办法中规定, 第一次驾驶员将被登记在案并口头警告; 第二次被发现将面临三个月 的监禁; 一年内发现超限三次以上的驾驶员, 将吊销驾驶执照, 登上“黑名单”, 终身不得从事驾驶行业工作, 迫使没人敢开超限车。
南非非常重视车辆自动称重技术的研究工作, 将电子秤应用于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
电子秤可以对时速不低于 10 公里的重载车辆进行自动称重, 并显示在重载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上, 管理部门据此对这些超重车辆进行卸载和处罚。
这一技术系统在近 10 年来的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发挥了 巨大的作用, 目前南非超限
超载车辆的比例已下降到 10%以下。
日本在近 40 多年内, 对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限制标准, 采用了长期稳定不变的政策, 对运输车辆有严密的法规进行约束。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实行“一超三罚” 制度广泛使用固定或移动称重设备对超限车辆进行检测。
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设有电子秤测量轴载。
大型货车还要安装货物自动测重仪。
在实施惩罚的手段和方式上, 对超限超载者从严处罚, 采用罚货主、 罚运输企业、 罚司机的“一超三罚”制度。
根据日本相关法律, 超过行驶证最大载重量的, 处 6 个月以下徒刑, 10 万元罚款(约合人民币 7400 元):
超过车辆总重量一般限值 20 吨的, 处以 30 万元罚款(约合人民币 2.2 万元)。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超载超限对于交通设施、 安全及环境的巨大危害, 国内对此早有研究,但是依然没有拿出一套限制超载车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来。
目前主要依靠交警,但是由于人数和各种人为条件的限制, 无法有效的遏制超载车辆的行驶。
我国对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研究主要是成因研究和治理对策研究两个方面。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 与国外相比, 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有明显的特点和形...
心得体会
2018 年 5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与成就,科学提出了“六个坚持”的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实现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作出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是一篇具有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历史纵深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要理论文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担当科技自立自强的光荣使命,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境界,开辟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境界,开辟了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境界,为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领会党对科技事业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正确方向,在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改革勇气,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对科技创新的谋划部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建立完善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在科技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二)
深刻领会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如何发展生产力”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动力机制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从“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重大飞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战略支撑。
(三)
深刻领会自主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与自力更生、自
主创新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时俱进的最新要求。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当前国际科技博弈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创新大国纷纷加大前沿科技布局,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科技自立自强是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有矢志不移自主创新,才能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只有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四)
深刻领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改革发展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多方面调整,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就是要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必须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
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让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五)
深刻领会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战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科技创新本质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后盾,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要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当前我国更多科技领域从跟跑转向并跑和领跑,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奋斗、勇攀高峰的结果。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完善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六)
深刻领会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科技自立自强与开
放合作是辩证统一关系,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而科技自立自强是能够平等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既是科技开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推动者,中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面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卫生健康等人类共同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我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必须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学习借鉴更多国际先进经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二、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展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重大科技任务有序实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实力整体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 1.42 万亿元增长到 2.44 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 2.40%。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20 年达
到 1504 亿元。2020 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超过 2.8 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 2015 年的第 29 位跃升至 2020 年的第 14 位,是前 30 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一)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从 0 到 1”的原创导向,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抢占尖端技术竞争制高点。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天问一号”抵达火星,C919 首飞成功,“奋斗者”号完成万米载人深潜,“雪龙二号”首航南极,悟空、墨子、碳卫星等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多项实验取得突破,散裂中子源、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建成使用,有力彰显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
科技有力激发经济和产业发展内生 动力。紧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的创新链。移动通信、油气开发、核电等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支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和规模全球领先,时速 600 公里高速磁悬
浮试验样车下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 6 年位居世界第一。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9 家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中企业占 76.4%,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企业占 65%。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对接渠道更加顺畅,科创板上市企业超 230 家,总市值超 3 万亿元。
(三)
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能力明显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推出更多惠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多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以“任务式指挥”成体系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7 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 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目前 4 款疫苗已附条件上市,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科技贡献。85 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科技力量。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科技资源
统筹配置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不断优化。开展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推进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和“绿色通道”试点,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健全成果转化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完善分类评价机制,突出国家使命导向,出台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硬措施”。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体系建设,严肃查处一批科研不端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开通报,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
(五)
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增。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 年 376 万人年增长到 480 万人年以上,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在重大科研攻关中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依托重大创新基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改进完善院士制度,院士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试点,为科研人员减负。实施统一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
(六)
科技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 展。政府间科技合作稳步发展,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围绕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
程,加强气候变化、空间、健康、能源、农业等国际科技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大科学工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效明显,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 4项行动取得丰硕成果。深入推进内地与港澳的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前沿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基金项目向港澳开放。
三、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自觉,全面开启建设科技强国新征程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强化科技的战略支撑地位,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以科技强国建设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国科技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
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
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 。研究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统筹国家急迫和长远需求,加强科技创新系统规划布局,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国家科技组织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整合优势资源和...